全文发布 |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速读成都市第五次文代会工作报告
全文发布 |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全文发布 |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高举思想旗帜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书写成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

 

——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2年11月9日)

 

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 杨晓阳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成都市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召开的文艺界盛会,必将进一步团结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火热实践,书写成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助力新时代文化强省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

中国文联、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开好本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同志亲临大会作重要讲话,提出殷切期望与重要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一、第四次文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市第四次文代会以来,在中国文联、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世界文化名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抓学习、强引领,思想之基持续筑牢
我们始终牢牢把握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文联和文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1.理论武装不断深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 “第一议题制度,让新思想在文艺界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党代会及全会精神。创新组建蓉城文艺宣讲团,首次承担市委主题宣讲任务,产生良好反响。
2.思想政治引领扎实推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印发加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队伍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开展专题讨论、专项调研5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27篇。
3.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加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认识,加强文艺刊物、文艺网站、微信、微博和文艺活动的管理,广泛听取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思想动态,及时处置文艺舆情,切实维护文艺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抓创作、促繁荣,文艺精品成果丰硕
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努力推进文艺创作攀原登峰
1.服务中心大局的水平显著提升。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精心举办主题创作和展览展演展示活动,展出文艺作品7000余件,产生热烈反响。《赞歌献给党》MV累计覆盖人群已超1亿人次;举办百花颂党恩”——成都市文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作品20米美术长卷《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和20米书法长卷《翰墨天府文化名城》受到各界盛赞,宣传覆盖人群已超2000万人次,原创主题歌曲《梦的守望》被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新网、四川观察、学习强国成都平台等专题报道。创作抗疫题材文学作品1000余篇,向成都市档案馆捐赠抗疫主题摄影作品10000幅,6位摄影家抗疫专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举办抗疫主题作品展览和“公益微课堂”,23首音乐作品在学习强国播出,歌曲《我相信》MV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以舞抗疫”线上舞蹈公益课堂在抖音话题播放量达3000万次。今年8.25 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市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有力组织开展文艺助力抗疫工作,全市文联系统组织创作各类主题文艺作品8000余件,多部优秀作品在主流媒体广为传播,联动新文艺组织推出抗疫主题书画、摄影作品云展览75期,创新举办“云上月·艺中秋”网上音乐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暨“以舞抗疫·共圆中秋”线上共舞活动,“成都文艺志愿者网络公益微课堂”上线89期,微博话题浏览量达112万,受到各界关注和称赞。开展成都市文联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系列活动——‘艺术进小镇’”活动,持续推进文艺助力东部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签约创作并举办巡展。与成都广电台创新推出城市宣传短视频你好,成都声音日历,广受欢迎和好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等省市领导多次热情表扬并给予重要指导。有力服务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精心组织大运会体育场一场三馆及大运村公共区域艺术品展陈工作大运村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爱成都·迎大运展览,主创的《千年之约》等4首歌曲入选大运会重点推广主题歌曲。
2.文学作品签约创作成效突出。持续实施青年作家培养及优秀文学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累计签约作家100余位,创作优秀作品130余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累计奖励扶持市作协会员作品265部。成都文学工作成绩突出,15部文学作品获国家级协学会奖项,26部文学作品获省级以上协学会奖项,2名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4名华语青年作家奖获奖者获鲁迅文学奖,2人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到中国作家协会领导肯定性批示近30件。
3.艺术精品佳作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84名美术家、130名书法家的作品分别入展国际、国家级和省级美术、书法展览,109名摄影家获国际、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3部舞蹈作品、85首音乐作品、12个民间文艺作品、5部电视电影作品、12部曲艺作品分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8部作品入围全市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其中,2人分获第11届、第12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人获第13届中国音乐金钟奖,1人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三)抓培训、育人才,文艺队伍逐步壮大
我们始终致力于建设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汇聚领军人才,培养本土名家,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中来。
1.文艺人才培训系统化全覆盖开展。1名艺术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邀请知名文艺家来蓉讲座20余次,10000余人参与培训。举办中青年书法、美术、音乐摄影骨干培训100余次,赴北京大学等地举办7期专项人才培训班,500余人次参加。
2.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切实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和中国文联部署,成立成都市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发布《共同宣言》,推动直属文艺家协会全部建立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加强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努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在2022年5月召开的全国文联首次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成都市文联作了交流发言。
3.“文艺两新的联络协调更加紧密。切实加强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导,组织专题调研,探索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开展项目合作,吸纳优秀代表进入市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和理事会,引导其成为弘扬天府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